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科技报电子版

[第五版] 考古证明两千年前中国人已遨游于“黑白世界”

来源:本站原创    发表时间:2008-11-25

47.1K
  考古工作者最近在对陕西汉阳陵南阙门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一个汉代陶质围棋棋盘。这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围棋盘。它的出土,证明了两千年前的中国人已经开始遨游于“黑白世界”。
  汉阳陵是中国西汉王朝第四代皇帝汉景帝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园。南阙门遗址位于帝陵南部120米。由这里出土的围棋盘外观略有残损,呈不规则五角形。其残长28.5厘米至5.7厘米,宽19.7厘米至17厘米,厚3.6厘米。棋盘两面均为阴刻直线,有纵横线各17条,与现代围棋棋盘基本相似。
  参加发掘工作的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岗告诉记者,从这一陶质棋盘的质地来看,它是用当时的一块铺地方砖加工制成的,而盘面纵横之线刻划简略、粗糙。这表明棋盘虽出土于皇家陵园,但显然不属于皇家之物,很可能是汉阳陵的守陵人信手刻制而成,以供闲暇之时娱乐所用。由此推断,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围棋不仅是贵族阶层的游戏,而且已经流行于类似陵园守卫这样的平民百姓之中。
  围棋产生于中国,但究竟起源于何时,由于年代久远和史籍记载零乱,一直未有定论。专家认为,源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举棋不定”、“功劫收放”等成语均取材于围棋。此外,据史载,西汉第八个皇帝刘洵对围棋十分喜好,即位以后还常常与民间棋手陈遂下棋,但并没有实物资料能够充分证明。
  据李岗介绍,在汉阳陵的棋盘出土以前,考古发现最早的实物是1954年在河北省望都一号东汉墓中出土的一件石质棋盘。缘此,人们一般认为,围棋在东汉时已具现代围棋的雏形。这次在汉阳陵发掘出的棋盘比其早近百年,从而证明现代围棋的雏形产生的时间更早,至少在西汉时期已较为广泛地流传了。
  

编辑:admin

西安沣东农博园 |爱尔眼科医院 |中国少年科学院 |中国青少年中心 |中少在线 |省图书馆少儿分馆 |陕西省图书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 |大唐西市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 |陕西教育网 |潜龙教育 |陕西数字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