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校园 > 名校巡礼

西安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来源:本站原创    发表时间:2008-12-05

47.1K

  走进学校大门,最引人注目的是挂在教学楼墙上的十几块奖牌,从区级到省级,从“优秀学校”到“绿色文明学校”……它们见证了这所学校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这,就是位于西安市金花南路5号,创建于1972年的西安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学校至今已有三十六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初高中兼容的普通中学。三十多年来,学校在竞争中求生存,在改革中求发展,注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为国家培养合格毕业生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高等院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生源。
  学校现有22个教学班,1021名在校学生,70余名教职工,其中中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0%,专职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多年来,学校初中、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受到碑林区教育局的表彰和奖励,是碑林区授予的“优秀学校”之一。
  加大管理力度  促进学生德才兼备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教育为主,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经过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在教育教学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自1998年实施全市高中统一招生以来,我校初中升学率稳定在80%以上,教育教学质量在碑林区所辖初中中名列前茅,初中教学部教学质量连续23年被碑林区教育局授予“初中教育教学综合评估优秀学校”称号,特别是在2005年教学质量评估中位居全碑林区普通中学第二名。高中教学质量逐年提高,高中会考合格率年年超过区平均值,有些科目成绩合格率达到100%,高考上线率均在98%以上,高中教学质量连续9年被碑林区教育局授予“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优秀学校”称号。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2001年、2003年、2005年、2006年和2007年被碑林区教育局授予“非重点高中组为高校输送人才成绩突出学校”称号。
  学校在抓好初、高中教学质量的同时,特别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及才艺大赛。近几年在全国初中数、理、化竞赛中有多人荣获一、二、三等奖。特别是在2005年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比赛中,我校孟繁锦同学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比赛并获一等奖,6人分获省级一、二、三等奖,9人分获市级一、二、三等奖;在第二十届西安市青少年科技大赛中,1人获一等奖,5人荣获三等奖;侯志强同学在2007年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中获三等奖;张轩华同学在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中获网页设计二等奖。此外,赫楠同学代表学校参加了2008年第二届全国校园才艺大赛,取得了陕西赛区金奖的好成绩。
  长期以来德育工作都是校风建设的前提和保证,而校风工作建设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生命线。因此,学校不忘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坚持用正确的理论教育人,用模范的行为鼓舞人,用先进的事迹激励人。为了探索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学校政教处认真执行《班主任管理条例》、《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常规工作评比细则》、《学生违规违纪处分条例》等。根据这些条例和规定,学校坚持量化管理,每周进行班级量化考评,及时公开表扬好人好事,激发班主任和同学们事事争创第一的积极性,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既严格管理,又关心爱护学生,工作效果显著的班主任。
  学校坚持用制度管理人,用精神鼓舞人,用情感教育人,用质量评价人。学校政教处制定了《班级常规工作周检查评估细则》。该《细则》处分等级分为批评、通报批评、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责令退学(高中)、或劝转(初中)等。对在学风、仪容仪表、思想品德、课堂纪律等方面违反《细则》的学生将进行相应的批评或处罚,并扣除本班当周量化考核分。《细则》的制定和实施,规范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行为,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发展,校风学风好转,学校里呈现出一派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风气。
  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学水平、工作态度直接决定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因此,学校始终把教师的培训学习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以《教育法》、新《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规文件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规性文件为切入点,培养全体教师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安心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岗位的思想观念,并结合各项师德教育活动在教师队伍中进行广泛的师德教育,学习媒体报导的师德高尚教师的典型事例,从而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同时,学校始终把课程改革作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学校充分认识到教师的新课程培训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及教学效果。在西安市教育局组织进行的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学校克服了种种困难,先后派出高一、高二课改年级的老师按时参加了培训。学校还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了国家教育部“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培训原则。培训教师领会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理念以及各学科课程改革的突破点和对教学的建议,使教师能以此为依据,在对教材进行充分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制定相应的教学及评价策略。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学校坚持定期组织班主任学习各项班主任工作职责,记好班主任工作记录和心得,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让他们更好地做好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当好学校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
  此外,为使刚毕业到校的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教育教学业务,胜任岗位工作,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在学校安排下,以“以老带新”,“以学促新”,“以优促新”等方式,带动整体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对新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规、学校管理制度、班主任工作、教育常规、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艺术等内容的培训。通过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跟踪培训,即指导备课、听课、评课、总结等环节,推进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升。
  学校还把搞好教师的教科研工作当作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基础工作来抓,积极鼓励参加教科研活动。由崔惠娟老师负责的理化生教研组全体教师参与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研究》被选为市级科研课题,目前已结题。仅2007年我校就有8位教师在碑林区举行的各类竞赛中获奖。
  完善教育设施  创造一流学习环境
  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把改善学校环境,加重基础设施投资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要办成现代化规模的学校,现代化的管理、设备、环境,既是吸引招生的一面镜子,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关键。几年来,学校投入500多万元更新教学设施,改善办学条件,一幢六层的新教学楼已于2002年5月投入使用。在此基础上,学校又投入200多万元更新教学设施,建成了现代化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同时,还先后建立了电子配备课堂、微机教室、阅览室和资料室。此外,每个教室均配置了34寸彩电和闭路电视网、校园广播网和饮水机,形成了先进的交互式校园网络系统和网络控制中心。
  目前,学校又投入大笔资金改善教学办公环境。购买了理化生、语音室设备及地理、美术室用品和模具,将一公共教室改建成了物理实验室,更换了教室讲桌;增添了操场双杠、单杠、高低杠等体育器材,以满足教学需要;给电子备课室、化学药品室、财务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和多功能厅安装红外线防盗装置,加强学校技防设施。此外,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校又给阅览室购置了新书。由于学校教学设施先进,校园整洁优美,2004、2005年分别被西安市、陕西省授予“绿色文明学校”称号。
  立足现在放眼未来  加快学校前进步伐
  建校三十六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同心同德、锐意改革、质量立校、制度治校、争创优质”的治校思路,形成了“团结、勤奋、文明、向上”的校风,在“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校训指导下,形成了“德高、严谨、善诱、创新”的教风和“立志、刻苦、多思、进取”的学风,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立足现在,放眼未来,西安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正值风华正茂,她一定会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她将成为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学生发展个性的平台,家长目光关注的看台。这里将会是梦想的摇篮、成功的起点。

 

校长:宋世杰

 
教学楼

编辑:admin

西安沣东农博园 |爱尔眼科医院 |中国少年科学院 |中国青少年中心 |中少在线 |省图书馆少儿分馆 |陕西省图书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 |大唐西市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 |陕西教育网 |潜龙教育 |陕西数字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