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北广袤无垠的黑土地是大自然历经千百万年孕育,赋予我们的得天独厚不可再生的有限宝藏。“黑土地油汪汪,不上肥料也长粮”。
黑土腐殖质深厚,有机质含量高,“肥沃流油”的黑土只有在东北温带特殊的自然条件下才能形成,是最适合于农耕的土地。我国的黑土区主要分布在东北松嫩平原的北东部,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一,面积11.7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的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玉米出口基地,每年生产的粮食都在150亿公斤以上。
那么,黑土地是如何形成的呢?
黑土地是寒冷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死亡后经过长时间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的,以其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宜耕作而闻名于世,素有“谷物仓库”之称。
因为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400年的积累,所以土层中腐殖质和有机质含量极为丰富。“随意插柳树成荫,手抓一把攥出‘油’”的说法丝毫不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