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有时也难免因此而受伤。无论是在家中意外摔倒,还是户外玩耍时的意外摔伤,都有可能造成骨折,给孩子带来身体的伤害,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尤其到了冬季,孩子在相互追逐打闹时,更易发生骨折。那么,孩子意外骨折,家长们如何判断?怎样及时处理?需要给孩子补充哪些营养?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西安中医医院骨伤科张满臣主任,为我们支招解疑。
孩子骨折,怎么判断?
生活中,儿童多动易发生骨折,由于一些孩子表述不清,加之有时骨折疼痛和变形不明显,有的家长在小孩发生骨折几天后才送医治疗,延误治疗时机。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快速判断孩子是否骨折,张主任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地介绍:第一,当孩子摔伤后,如果疼痛难忍,摔伤部位出现明显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等都可能是骨折;第二,骨擦音:由于骨折两断端互相触碰或摩擦而产生。检查时,用手按压骨折局部有骨擦感,或听到有骨擦声。第三,异常活动:是指不是关节的位置,在受伤后出现活动。张主任表示,只要上述症状发现其中之一,就可确定孩子骨折,家长需尽快采取措施。
如果无法立即送孩子去医院,且孩子骨折部位伤口出血较多时,需立即压迫止血。张主任强调说,如果用橡皮带止血时,应半个小时放松一次,以防孩子肢体缺血坏死。其次,需用干净的水进行简单冲洗,然后包扎。包扎的过程中,不要太紧,以不出血为度。在送孩子去医院之前,最好做患肢临时固定:用纸板或木板等,在用衣物、毛巾等悬吊胸前,注意动作要轻、稳,以免孩子受伤的部位弯曲、扭转等。
走出补钙误区,均衡营养是关键。
现在许多家长走入了一个补钙误区,认为孩子骨折后,给孩子服用各种钙片,孩子骨头才会愈合得更好。张主任提醒家长:孩子骨折后,不需要服用各种补钙合剂。因为常规饮食中含钙充足,足以满足骨细胞生长需要,饮食均衡才是最重要的。
张主任建议:孩子在骨折初期,胃口会比较差,可以给孩子喝一些鱼汤、虾皮紫菜汤、蛋汤等,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随着病情的恢复,孩子的食欲也会逐渐好起来,可适当地增加一些,如瘦肉、鱼、大豆制品以及新鲜蔬果等,富含丰富蛋白质及维生素的食物,当然牛奶、酸奶也是含钙较高不错的食物。
最后,张医生提醒家长,如果在孩子骨折固定后(夹板或石膏)的护理期,出现无脉、疼痛、皮肤苍白、感觉异常和指(趾)端麻痹等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记者:孙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