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师 > 教师手记

教育学生学会爱

来源:本站原创    发表时间:2016-05-07

47.1K
    习近平总书记对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我认为,做好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爱学生,并且教育学生学会爱。
    一、教师要无私地爱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必须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学生,把对学生的爱根植于自己心中。
    新生入学那天,有个孩子一直低着头,任凭父母怎么说也不愿意跟小朋友交流,更不用说跟我打招呼了。我笑着拉起小家伙的手,说:“今天我们还不熟悉,明天早上早点来,燕老师想看看你能不能认出我!”没想到,听了这话,他竟然抬起头来打量了我一阵,郑重其事地说:“我肯定能!”我吃惊的同时,摸着他的脑袋说了句:“谢谢你这么快记住我!”于是,我也在他走的时候如愿以偿地听到了一句“燕老师再见”。
    二、教育学生学会爱
    爱在教育中的巨大能量。所以,我们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情感需求。
    我们班就有这样的学生。白白净净的小男孩,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钻到桌子底下;书包被扔在地上、踩在他自己的脚下;放学路队中,不是踩前面同学的鞋子,就是故意挡住后面孩子的路。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缺少关爱的孩子。
    在连续几天的家访中,我的直觉得到了验证。离异家庭的孩子,没有人懂得教育他,没有人去想他究竟需要什么,要么撒手不管,要么一顿呵斥。
    把他失去的爱补回来,或许他会变个样子。带着这样的想法,每天,当他满头大汗跑回来的时候,掸掉他身上的尘土,带他到水池边洗干净花猫脸,让他不再听到嘲笑声;下课了,让他帮忙拿几本书,或者教他写几个字,跟他聊会儿天,让他没有时间瞎闹;上课了,尽量站在他的桌子旁,一边握着他的小手,一边讲课,一旦发现他的情绪反常,轻轻地按住他的肩膀,用目光示意他安静。半个学期以后,他跟同学之间的冲突明显减少,有时候还跟大家一起做游戏。
爱消融了他心里的坚冰,解除了他和同学们之间的隔膜,他感受到爱的同时,慢慢地学着爱同学,逐渐地融入到集体中。
    三、用爱搭建沟通的桥梁
    老师要用爱搭建起家校沟通的桥梁,取得家长的信任、支持和配合。
在通讯日益发达的今天,跟家长的联系方式越来越多,除了便捷的手机,还有参与度更高的网络。另外,我坚持用“家校联系本”与家长沟通。每天把对学生的关注、鼓励,简单写在这里。家长打开本子就能看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做出回应的同时也对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予以评价。
    小小的联系本,连接着家庭与学校,传递着孩子变化、进步的每一个信息,记载着我、孩子和家长之间共同的秘密。记在这里的,不是文字,是爱!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曾经让人引以为豪的的荣誉会渐渐褪去,那些曾经让人寝食难安的辛苦会渐渐忘却,只有这份爱,沉甸甸的,永远不会消失。希望有多大,爱就有多大;责任有多重,爱就有多重;我们对学生的心有多长,这份爱就有多长!
(作者:西北工业大学附属小学  燕丽)

编辑:

西安沣东农博园 |爱尔眼科医院 |中国少年科学院 |中国青少年中心 |中少在线 |省图书馆少儿分馆 |陕西省图书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 |大唐西市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 |陕西教育网 |潜龙教育 |陕西数字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