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师 > 教师手记

西安新知小学刘岚校长的管理心语

来源:陕西青少年服务网    发表时间:2017-04-19

47.1K

学校是个小社会,人、事繁杂,很多当校长的起初是教学精英,在校长岗位中干上几年后就“废了”!尤其是害人的一句话“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样一来,我们就成了工作超负荷的机器,就成了自哀自怨的“祥林嫂”,或者是盼着退休的教育工作者。

我们没有一个人是接受过专业管理学习的人却要制定学校的制度,美其名曰——学校现代管理制度。领导还要求:制度建设要加强,要有学校的特色,有能够用制度建设带动学校的全面发展......于是乎,我们就开始寻求“度娘”,就开始东搬西凑,就开始苦思冥想,就开始闭门找车或引进高人......总之,使出浑身解数完成制度,然后呢?制度定在了墙上,留存在了档案柜里,就成了检查的内容。    

当然这也是一些悲观的说法,很多时候我们还是能够围绕学校的主要工作和要求制定出可行的制度。就学校制度建设我也说一说我的一些思考吧。

首先从制度的种类来看:

一、挂在墙上的制度

不用说这些制度真的是为了检查而制定的为了规范而制定的。学校的校长工作职责,教导主任工作职责,图书管理员工作职责,等等等等。这些基本制度都有他的统一性,不需要我们再去创造,拿来就用,反正要求规范整理之后挂在墙面上就可以了。其实挂在墙面上的制度也不单纯是为了大家看一看你有这项东西,某些时候这些制度也是要学习要了解的,否则当校长的不知道自己的工作职责有哪些,那就要闹笑话出大事情了。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些工作职责是保底的。这不算是学校自身的制度建设。

二、写在纸上的制度

写在纸上的制度,比如说绩效工资考核方案,比如说优美教室评选规则,比如说书香家庭评选条件等等等等,这些制度是学校书写在纸上的,是要引发给所有的老师并且要求大家按制度来执行的。这些是学校有个性的制度,我个人觉得这些制度要根据学校的特点认认真真的一丝不苟地制定。

三、深入人心的制度。

这应该是制度的最高境界了吧,没有写在纸上没有挂在墙上,却在我们广大师生员工的心田里,从制度走向了精神生活,这是我们学校追求的最高境界,制度完全内化于心!

无论是挂在墙上,写在纸上,还是深入人心的制度都有个选择制定的过程。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倒过来想,这个制度是否要执行,能否执行。我的老校长曾经征求过我的意见:如果规定早上8点前吃完早饭,如何?我想了想回答,应该可以,8点上是上班时间,大部分老师应该进入工作岗位了,大家对这个制度不应该有争议。从那以后,学校的每一个制度的确定首先考虑的是否能落实,这样才不至于制度与行动两张皮,行政管理就落空了。

再来分享如何制定制度呢?法律法规要认真阅读,当地行政部门的具体要求要熟知,本校的特点要了解。所有的制度最好能够成为一个系列系统的内容体系。比如我所在的西安新知小学,校徽是一个同心圆,一种解读就是家校同心。学校的制度中就有尊重家长的具体内容,就有家长委员会的相关章程,就有家长义工的明细工作,就有不同类型家长会的详细操作流程……这样以来制度就容易形成体系,形成特色。学校制度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校文化的全面解读,继续进行的是对我们教育教学各方面工作的解读,深入下去当然就是我们的特色我们的亮点的解读。

制度的制定有时候并不是很难,能真正执行的制度才是学校有必要的追求。在学校制度建设中,我们更多的思考就是如何让制度透出文化味道,让看似冰冷的制度有温度。对于学校的班规,提倡用学生引导型需要制定:轻轻敲门,随手关门,为别人扶住门……对于教师考勤有特殊制度,给予怀孕教师:高高兴兴迟到,快快乐乐早退……对于严格的绩效考核有:高职低聘,低职高聘这样的激励制度。在学校制度建设中,眼睛不能总盯着没有做到的没有做好的,很多时候要思考一下如何才能做到,能自动自发。很多制度的制定是要达到无制度的有序状态。

轻管重理,理清重点理出头绪,理出学校的特色,学校文化定会成为吸铁石,把广大教师,学生吸引在一起,让我们大家成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他人。

刘岚,西安新知小学执行校长,全国科研型教师、全国百优名师,陕西省级特级教师,发表多篇论文,主编《新新诵读》《新新思训》《睿源主人》等著作。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培项目、陕西省远程教育、陕西省中小学校长、西安市校长教师培训等导师工作。

编辑:admin

西安沣东农博园 |爱尔眼科医院 |中国少年科学院 |中国青少年中心 |中少在线 |省图书馆少儿分馆 |陕西省图书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 |大唐西市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 |陕西教育网 |潜龙教育 |陕西数字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