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区马旗寨小学 伍利英
1.研究目的
积极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目的有两个:一是增强青少年体质,以阳光体育为抓手,促进学校形成浓郁的体育锻炼氛围,想方设法吸引小学生走进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大面积的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二是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广大家长对艺术教育的热情投入,推动了艺术教育的发展,但绝大数老师和家长让孩子学习艺术真正的目的,并不是让孩子将来走上艺术的道路,而是通过艺术教育的手段,使孩子们学会欣赏与理解,陶冶情趣、释放天性,变得更聪明、更可爱,而艺术类的大型比赛和活动,将更加进一步在人格塑造方面得到全面的教育和历练!总之,让学生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也是推进课改,发展体育和艺术教育,深化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之举措。
2.研究方法
西安是西北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城市,随着市政府的北移,外来经商和打工的人口越来越多,我们地处城北的马旗寨小学,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因此,他们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各方面也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不管孩子的差异有多大,在“关注每个孩子,成就每个明天”的我校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引导和教育孩子们“爱上运动、爱上阅读、爱上科学、爱上艺术”,努力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我们用数据记录着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以来孩子们的成长变化。
在小学“体育、艺术2+1”推进策略研究中,我们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资料整理研究法。
2.1、首先,学校向学生下发问卷调查表,看孩子们喜欢什么体育项目,如:跳绳、毽子、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长跑、健美操等;喜欢什么艺术项目,如:舞蹈、绘画、乐器、书法等等。学校根据调查情况,讨论研究我校体育、艺术2+1项目的立项和推行计划。在体育项目上,跳绳和毽子器材小便于携带,活动占地小便于全校开展,这两项体育运动就作为我校的主推项目,学校为孩子们每人准备了一根跳绳和一个毽子,通过晨会、家长会、班会宣讲体育运动的好处,使健康第一的思想深入到每个师生、每个家长的心中。在艺术方面,学校成立了舞蹈社团、绘画社团、声乐社团、民乐社团,我们的民乐社团聘请西安音乐学院的专业老师执教。
2.2、项目确定之后,学校就着手制定实施方案:1、每项活动都有一名体育专长老师来牵头负责,使每天一小时的锻炼都有计划有内容的开展。2、抓住体育课堂、音乐课堂,每年级都有一些必完成的项目内容教学,使体育老师、音乐老师心中明确“2+1”的实施方案和意义。3、学校给各年级体育、音乐教学立项定目标,督促老师课堂教学有内容、有目标、有方向,学校定期进班测试(每学期期末)。4、给孩子们搭建可展示自己的平台,学校定期按计划进行各种赛事,做到周周小赛事,月月大赛事。每月大赛事,对班级及老师加大奖励机制,不断调整赛事举办方案,以提高师生参与的积极性。
2.3、资料整理,分析归类。首先将问卷结果进行汇总,然后决定主推项目,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大课间有学生每次练习成绩登记表,每月学校上收,依据成绩对效果进行评价。
3.结果与分析
自开展 “体育、艺术2+1项目”以来,学生的面貌有了很大改变,课堂上认真学习运动技术,积极参与锻炼。课间学生追逐打闹的少了,处处可看到学生快乐游戏的练习身影。他们纷纷选择了自己喜欢或擅长的项目进行游戏玩耍,可以体验到学生们积极游戏活动的热情,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各班都涌现出了一批 “特长生”,并协助老师开展活动,使全班整体素质上了一个台阶。这和学校在实施既定方案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分不开。
3.1、营造运动氛围。学校历年来的体育比赛主要目的是选拔运动员,针对的只是个别学生。为了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学校在春季运动会和三跳比赛中做了调整,春季运动会朝着趣味性、集体性设计,让每个孩子都有参与比赛的机会,孩子们由观众变为参与者,大家不再分主与次,齐心协力每个人在集体中都尽自己最大努力参与其中。在三跳项目练习中,由体育老师调研,参照本区成绩,结合本校成绩制定出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训练目标,在校园内公示,在教室里张贴,三跳达标测试中,只要够了这个标准,都可获奖,没有名额的限制,孩子们的训练热情非常的高,课间练、回家练,同时学校在寒暑假都会设置一些训练项目,制定成表格式,让学生明确练什么,并将练习成绩记录于表格中,开学一并由体育组收回进行统计,将其结果纳入我校“阳光班级”考评之中,使体育锻炼持久而长效,经过近几年的摸索与成长,我校的体育不断提升,取得了二十多年来零的突破。三跳比赛进入全区前八名,越野赛进入全区第三名。
3.2、学校体育工作的原则,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让每个孩子最少学会两项健身技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学校的体育活动中,让每个孩子的体质状况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比如:学校每周五都有小型接力赛,是孩子们最渴望也最兴奋的时候,这个活动不但训练了孩子们的奔跑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由于各班级不均等,学校比赛时每个班级总会有2-3个同学无法参与其中,看着这部分孩子无奈被边缘化状态,学校体育组讨论如何让每个孩子都加入到活动中,能够全员参与,为达到这一目的反复商讨、集思广益,最终以各班全员参与,每班分男、女生组进行比赛,把男生的平均速度加上女生的平均速度,这样来计算班级成绩,进行平行班级排名计分,纳入学期末“阳光班级”的考评。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比赛中,而且还在们为了集体的荣誉,每天早上自发的在操场锻炼,正因为这样,学校每年的体质健康数据逐年上升。
3.3、精细管理,细化考核办法。考核班级、考试老师目的都是为了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使体育锻炼有实效,学期末进行“阳光班级”的评选及奖励,评比依据就是学校各项体育赛事及训练的积分之和,每周、每月赛事我们都制定积分标准,对获得阳光班级称号的班主任老师、搭班老师,这样很有效的促进了老师们对体育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同时学校对体育教学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分为规定考核项目和自选项目。规定考核项目是学校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情况,找出薄弱的项目。根据孩子们的薄弱项目、学校的普及项目定出体育课期末的考核目标。自选考核项目是老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在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等体育项目中,选择一个项目定出考核目标交到学校,学期末学校根据目标进操场进行测评考核,这样一来,体育课有内容、有目标改变了以往课堂无目标的随意教学现象,孩子们在体育课上掌握了跑、跳、投、掷、球类、健美操等多项体育练习技能,现在的体育课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3.4、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展示一技之长,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心情。每年体育活动搭建的平台有:春季运动会、春季乒乓球赛、5月份的三跳达标赛、9月份的体质监测、10月份的羽毛球比赛、11月份的三跳比赛、12月份的越野赛。每年艺术活动搭建的平台有:庆元旦素质教育成果汇报演出,5月份的校园文化节。为孩子们搭建多种平台,让孩子们的才艺得以充分展示,今年在全国第七届特长生选拔赛中我校6名学生获得一等奖,10名学生获得二等奖,17名学生获得三等奖。在社会艺术考级中有二十六通过,其中十九人通过了葫芦丝、竹笛6级,七人过了3级。多了几把评价孩子的尺子,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在校园里快乐的生活。
3.5发挥项目优势,宣传体育文化。体育是一种文化,也需要宣传。以前学校开运动会,三跳比赛,越野赛,宣传工作简单,没有很好的赛事氛围。现在学校通过橱窗、晨会、小报等大力宣传体育文化、体育赛事,让学生了解赛事规则,了解学校赛事日程安排。赛事中学生们通讯稿一份接一份,一个班赛一个班,慢慢学生学会了观赏赛事,赛场上加油、呐喊声此起彼伏,比赛氛围很浓,通过赛事让学生知道了什么是集体,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体育比赛的魅力。
3.5、小型比赛常态化,保持学练热情。每周五是孩子们惦记的日子,是孩子们喜爱的日子,是孩子们兴奋的日子,因为周五有他们盼望参加的接力赛。为了接力赛的胜利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主动锻炼,也有班干部督促训练,从不间断,因为周周都有赛事。
4.结论与建议
4.1“体育、艺术2+1” 项目正常有序的开展是趣味运动会于体育文化节顺利举办的保障,但在比赛中老师还处于裁判员的角色中,没有能够和学生一样参与到比赛中去。为了丰富老师们的教学生活,在今后的活动中还可以给教师们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让老师们也来动一动,笑一笑,感受一下体育活动的乐趣。
4.2在一些体育、艺术活动中邀请家长参与并承担一下裁判工作,让家长了解学校督促自己的孩子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家校联系密切了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4.3目前周周比赛,形式略显单一,主要是以接力赛为主,如果比赛地形式再多样一些,趣味性再强一些,效果会更好。
我们结合“体育、艺术2+1”项目开展学校的体育工作,根据学校自身特点现有资源,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为吸引全体学生走向操场,沐浴在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孩子们都成长为阳光少年,现在我们还在行进的路上,或许以后我们还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我们只要有为学生服务的信心,在今后的活动中将不断总结与交流、不断学习与创新,使得我校“体育、艺术2+1”实施方案更加科学,振兴学校的教育。
(作者伍利英 ,西安科技报特约通讯员。此为西安科技报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