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展足球训练,有助于锻炼学生的体魄,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从小养成坚毅的品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针对小学阶段的客观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足球的训练方法。
一、走路练习法
1. 练习带球,想象自己脚下有球。模拟球场上的环境,对脚和腿的技巧进行真实模拟训练。
2. 简单过人技巧,左脚一拨,右脚一停,反之右脚一拨,左脚一停,将走路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物当成防守队员,随时练习过人。
3. 左右脚灵活地画半圈,练习单车技巧,提高双脚协调能力。
4. 挑球等特殊技巧训练:脚弓快速向上崩起,当防守球员两侧过来抢的时候,可以运用挑球或者传球技巧轻松过人。
5. 如果跑起来,可以在空地上进行无球训练,各种技术都可以自创训练。
二、对墙训练法
如果你找不到合适的队友,其实一个人也可以自己训练,只要一面比较光滑的墙面,高度在4米以上。
1. 根据球门高度,在墙面中部定位,开大脚进行脚力训练。
2. 由于人类的左右脚的强弱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练习中要着重训练左右脚的均衡和协调,左脚循序渐进地训练,逐渐和右脚力量持平。
3. 靠近墙壁,进行颠球和头球训练,同时能锻炼眼力和注意力。
等学生技术逐渐成熟,可适当增加难度,更新训练方式,以多个技术动作为一组,减少训练的枯燥。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素质相对较差,教师应多鼓励,多帮助,多讲评,把刻板的训练变得生动具体,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能让学生找到训练的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足球技巧,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动作,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现阶段的足球教育,不要求掌握多么熟练的技巧和动作,重要的是要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的足球精神和体育精神,提早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三、 训练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1. 由于身体素质的局限性,小学生尚在身体生长发育的初期,不适宜进行力量型的训练,在这一阶段应多注重技术性练习。
2. 任何训练的基本功都是极其重要的,足球也是这样,只有拥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事半功倍。
3. 对抗练习不益大场地。
4. 寓教于乐,要让孩子对足球有兴趣,没有兴趣的话,再多的勤学苦练也是徒劳。
让孩子学习足球,响应国家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的号召,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孩子们都能爱上足球,奔跑在绿茵场上。
(作者:陕汽二校足球教师 罗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