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缺位已成为一个受到关注的社会问题。不少父亲都说自己工作太忙,没有时间陪伴和教育孩子。
一个人如果真觉得一件事情很重要很值得,是一定可以抽出时间来做的。只要愿意花时间花心思在孩子身上,再忙碌的父亲也可以成为一位好父亲。
生活不易但孩子的成长也不可逆。在父亲们这句忙碌的借口背后,的确有一些原因让他们放弃陪伴孩子的时光和教育孩子的责任。
首先是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父亲们感觉压力山大。其次,教育孩子既费时间又极需爱心和耐心,父亲往往觉得在这些方面与妻子相比自愧不如,而没有看到自身的巨大潜能。
不少父亲觉得自己的主要任务就是赚钱养家,只要能给妻儿提供好的物质条件就尽到自己的责任了,没有看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陪伴的重要性。实际上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时光不会倒流,一旦错过了孩子某个成长阶段就再也没有机会重来。
忙碌的父亲完全可以成为一位好父亲。作为一个有40余年教育经历的研究者,我试着给忙碌的父亲们五条建议。
多给妻子一些关爱。在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第一,亲子关系第二。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根基,亲子关系是家庭的枝叶。
给孩子做好榜样。孩子是看着父亲的背影长大的。从父亲身上,孩子会观察男人是什么样的,丈夫是什么样的,父亲是什么样的,同时会思考什么是独立和勇敢。父亲是孩子关于勇敢的教科书和走向世界的引路人。
北京大学原校长陈佳洱的父亲陈伯吹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却很尊重孩子的科学兴趣,在陈佳洱童年时陪他看科学家的传记电影,还在雷雨天给他做摩擦生电的游戏,使他开始迷上科学探索并最终走上物理研究的道路。
陪孩子一起运动。哈佛大学研究发现,婴儿从5个月起,就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不一样。当父亲抱他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惊奇于父亲的力量,因为父亲把他举得高,让他四肢伸展。所以,父亲是孩子最好的体育教练。
带孩子体验职业生活。有研究者建议家庭教育在不同阶段应有责任分工:婴幼儿阶段以母亲为主,小学阶段父母的责任各半,中学阶段应以父亲为主。因为孩子上中学后,母亲的影响力开始下降,父亲的影响力开始上升。
中学时代是职业生涯教育的关键时期,父亲的优势可能大于母亲,应该多为孩子创造有拓展性的体验机会,激发孩子的职业梦想,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无论身在何处都把孩子放在心里。工作忙碌的父亲往往加班多出差多,固然会减少陪伴孩子的时间。但是如果心里有孩子,就可以把父爱带到天涯海角。比如不管身在何处,都与孩子保持联络。
只要有心,每一位父亲都能成为好父亲,这不仅是男人的崇高责任,也是男人真正走向成熟和幸福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