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家长 > 父母须知

如何利用假期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

来源:第一教育    发表时间:2021-06-21

47.1K

孩子过暑假的方式里,藏着他未来的样子。多让孩子接触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景象,带孩子感受自然之美、建筑之美、诗词之美、音乐之美、绘画之美等,相信这种对美的感知和享受会浸润他们的内心,伴随终生。无须刻意,就能轻而易举地在孩子的生命里发出光芒。

  假期中,父母经常带孩子做这8件事,一起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

  1、亲近自然——让孩子徜徉大自然发现美

  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可以增长孩子的知识,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情感,使他们认识自然美、欣赏自然美,还有助于深刻理解和评价反映自然的艺术作品。家长可带孩子多开展远足、旅游、露营等活动,可以结合自然景物、名胜古迹讲解科学知识、风土人情、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名人诗词,以帮助孩子认识理解自然景物,加深对美的感受。

也可以指导孩子写生、摄影、采集标本、创作诗文、撰写游记,提高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走进场馆——与孩子“浸泡”美术馆欣赏美

  培养孩子的审美最好的方法就是带着他们走进美术馆。

  在看展中,家长要时刻与孩子一起互动交流,比如欣赏风景画时,可问孩子: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联想?你认为画中什么最重要?这幅画给你什么感觉?你认为画家在作画时有什么感觉?假如让你画,你会怎样画?

  通过走进美术馆对美术名作的赏析,可以提高孩子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对美丑的分辨力,增强对美术美的感受力、理解力。

  3、美化家居——让孩子在和谐家庭环境中融入美

  在暑假中,家长可以让孩子一同参与到对家居环境的装饰当中,在家中插花,布置游戏区,一起做一个艺术DIY饰品,开辟家庭中小小的收藏角,在那里摆放家人最喜欢的物品。仅仅是在桌上铺一块餐布,也能让孩子在美的生活氛围中感受到有趣和精致,这些都是对孩子进行美的熏陶和浸染的方法。家长和孩子一起共同营造美的氛围,让孩子在生活细节中提升审美素养,并能营造温馨和谐的亲子关系。

  4、美文共读——让孩子在文学作品中体验美

  在文学艺术中陶冶情感和开拓眼界,在如诗如画的文学作品中去发现美。好的文学作品具有诗、境、字、情等多种美,是培养孩子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的关键。

  暑假中,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书城挑选优秀的文学书籍,设计好共同阅读的时间,并一起分享文学艺术中值得感动和分享的片段。家长要在文学作品中引导孩子发现美、感受美和鉴赏美,认识到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审美实践活动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审美素养。

  5、靓美形象——让孩子在注重自我形象中提升美

  一个具有良好审美能力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会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所以父母想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先提升自己。先从每日的穿衣搭配开始,从小培养孩子穿大方整洁、有品质、有美感的衣服,慢慢地孩子对穿搭的审美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审美。

  同时也要规范孩子的言谈举止和礼仪,一个端庄大方、举止得体的孩子,在赢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时,也会让自己自信满满。

  6、书法绘画——让孩子在艺术学习中享受美

  暑假时间长,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学习书法和绘画,在写书法、画画的过程中,孩子会不断地用自己的视角观察世界,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去。在评价孩子的作品时,不能用“像不像”来说,最重要的是鼓励孩子,让孩子保持创造的积极性,可以一直坚持下去,并在这个方面得到自信。

  7、音乐舞蹈——让孩子在优美旋律中感知美

  暑假中,家长可以创设各种机会和孩子一起参与欣赏音乐,可以在家中欣赏,也可以去音乐厅等专业场所聆听。音乐是听觉艺术,家长要学会引导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聆听音乐中去,在聆听中感知、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在聆听过程中,家长要有意识和有目的的给孩子提出一些简单的、带启发性的问题。如:这个曲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曲子的速度如何?情绪怎样?你听后有什么感受?

  8、泥塑剪纸——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创造美

  在剪纸与泥塑创作的过程中,孩子通过观察、分析、比较,领会剪纸和泥塑作品所表达的美好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只要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和喜悦便会不请自来,再平凡的生活也将变得丰富而多彩!练就一种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性修养,去适时捕捉和欣赏生活中的美,为心灵开一扇窗,智慧之光就会呈现在眼前!

编辑:weimin

西安沣东农博园 |爱尔眼科医院 |中国少年科学院 |中国青少年中心 |中少在线 |省图书馆少儿分馆 |陕西省图书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 |大唐西市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 |陕西教育网 |潜龙教育 |陕西数字博物馆 |